- ·上一篇资讯:莆田公交持枪抢劫案最新赵智春消息
- ·下一篇资讯:海峡旅游发展研讨会将于9月7日在厦门翔鹭大酒店举办
惨了:鼓浪屿成不适合居住地
原标题:惨了:鼓浪屿成不适合居住地
原来多好的鼓浪屿,现在却成了不合适居住的地方,记得2003年初来厦门,上鼓浪屿,傍晚时分,静静的一个人走是多么幸福的事。鼓浪屿申遗顾问、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五代扎根鼓浪屿。
孕妇生个孩子要“乘风破浪”
“出生没有妇产科,死亡没有太平间。如此生不能生,死不能死,这个人间最美好的家园就成了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岛上原住民老谢,曾经对鼓浪屿是深爱,现在是无奈。
鼓浪屿上的厦门市第二医院,从1898年至2006年,在鼓浪屿整整经历了108年的风雨。“早些年,二院的肺科、泌尿肾脏科、妇产科等专科,名气很大。很多岛内的病人慕名搭船到鼓浪屿看病。”原住民董启农说。
后来,一纸公文,要外迁鼓浪屿岛上的工厂。随之而来的,是就医人数锐减。
1997年起,二院部分搬迁至海沧。2006年5月,二院总部“挥泪”告别鼓浪屿,迁往集美。此后,岛上医疗事务由厦门第一医院鼓浪屿分部负责。
二院搬迁时,二中原校长陈碧玉就有过这样的担忧——岛上医疗水平降低,生命安全保障堪忧,将迫使那些仍坚守鼓浪屿的居民不得不选择离开!
恶性循环 岛上院校大范围撤离
医院搬走了,原住民反应强烈,但搬迁潮并未止步。
由于生源锐减,2008年8月,鼓浪屿上的厦门二中高中部迁往厦门五缘湾,带走近1500名学生,只留下了初中部的7个班级。
在这之后,岛上学校开始大范围撤离,包括曾经在鼓浪屿兴盛一时的各大艺术院校。
2009年12月,岛上的厦门演艺职业学院迁往翔安区;同月,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学校鼓浪屿校区迁往五缘湾;2010年国庆前,厦门工艺美院教学主体迁往集美区,只留下毕业班在鼓浪屿校区。“鼓浪屿本岛生源已越来越少,很多学校都迁出去了,原住民的外迁率也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原住民小朱说。
游客暴增 挤走原住民
是谁赶走了鼓浪屿的原住民?与其说赶走,不如说挤走。
2003年,进鼓浪屿的人只有425万人次。在这之后的5年时间里,鼓浪屿游客量平稳增长,到了2008年,501万人次,比增4%;2009年,514万人次,比增9%。
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那年4月,福厦动车开通,进鼓浪屿的人猛增至633万人次,比增39%;2011年,866万人次;2012年,1136万人次,10月2日当天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关键词:鼓浪屿申遗
作者:小小编(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