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资讯:厦门一二年级的孩子读什么科普书?相见恨晚啊!最不应该错过的科普书籍!
- ·下一篇资讯:西方教育的方法——朗读、阅读绘本
一年级孩子读写习惯的培养及识字方法
近来,在小孩子中近视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年龄越来越小,这与不良的读写习惯是分不开的。因此对小孩子正确读写姿势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一年级孩子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王老师认为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
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方法如下:
一、明确要求,耐心指导。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自控力差,对提出的要求,说的时候挺好,一转身就忘了,经常管不住自己。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对一年级小孩子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时更应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教学过程中,要讲清具体要求,告诉孩子读书时是怎样坐的,手臂是怎么放的,胸口离课本多远,视线与课本平面的夹角多少,要让孩子照着的样子去做。还要告诉孩子在写字时,要保证握笔处与笔尖距离保持3-4厘米,还要让孩子弄清笔杆靠在什么地方,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是怎样协调合作握住笔杆的。
着重强调,握笔时食指第三关节不能向内凹下,笔杆上部要靠在食指第一关节左侧,不能靠着“虎口”,否则,握笔就很别扭。写字时,身体重心落在坐骨与椅支撑点范围内,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30-50厘米之间,胸部与桌缘距离保持在6-7厘米之间,做到坐姿端正。写字时两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笔杆与练习本平面成60度左右夹角。握笔时食指圈较大拇指稍低。这样孩子就能写好铅笔字了。读写姿势要做到正确,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就能达到的,必须天天提醒自己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多法并用,反复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孩子正确读写姿势。如:“示范法”,教学时要让孩子弄清握笔姿势,可一边握笔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并要求孩子拿着铅笔模仿,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观察法”,可利用课本插图、幻灯片,指导孩子整体观察图上小孩子写字、读书时身体各部是如何协调的,如头颈、胸部、双臂、双脚的位置等。
可要求孩子拿出书,纸笔当场操练,评判,以强化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的意识。“互助法”,在教学中,可评选出一部分孩子当小标兵,让这些小标兵来一对一地帮助其他做不够好的同学,以便班级更快更好地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儿歌法”,为了让刚入学的孩子更好地掌握读写姿势,可先教会孩子唱两首儿歌——《写字姿势歌》、《读书姿势歌》。“学写字,要记牢:头正腰直脚放好。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尺一拳一寸高”。
“读书时,请注意眼距离书本要一尺,脚放平,身挺直,胸离桌子约一拳,书本稳稳拿手中,还要稍稍向外斜,条条要求牢牢记,还要天天坚持练”。通过教儿歌,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弄清读写姿势。在孩子写字和读书前可用录音机播放“写字操”和“读写操”。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三、家校联系,齐抓共管。
培养孩子良好的读写习惯,不止是在课堂中就能完成的,还需家长大力支持。让家长明确正确读写姿势的重要性,向家长讲明基本要求,让家长首先应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和写字环境。其次要让孩子懂得读书、写字不良习惯,给人带来的危害。家长还要让孩子懂得:课文读错了可以重读,字写错了可以重写,而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一旦定型就很难改正。因此,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有助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大后才能对国家有更多的贡献。通过家长和的配合,让孩子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好习惯。
如何教孩子识字,有三种方法值得重视。
一般会这样说,人生聪明识字始。只是识字,在当下,有两种倾向需要注意。
一是识字已经被异化为孤立识字,过份强调能够认识多少字,而忽视了识字只是工具,读书才是目的。
二是有的家长拼命教孩子汉语拼音,也是大错特错的。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多读书,因之识字只是读书的工具,而汉语拼音更是识字工具的工具。千万别把孩子误了,害了。
识字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三种方法是值得重视的。
中国古代教育的方法。
以诵读、背诵蒙学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千家诗为主,兼以儿歌,古诗词。进而诵读韵文,声律启蒙,大学,古文观止等等。
西方教育的方法。
以朗读各种绘本书,讲故事为主。
生活中识字。
通过前面两种方法,在生活中遇到字时,见字识字。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方法
1、要做到一二年内,让孩子会认识2、3千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向老祖宗学习。那老祖宗是怎样教孩子识字,进而养成读书习惯的。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只要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毫成文。这就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启示。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教材,学习内容:蒙学“三百千”等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共是2250个左右的字,其中2000个左右都是常用字。蒙学不是只学三百千的,还会学点别的,声律启蒙啊,千家诗啊,于是识字量就过三千了,经常能达到四千字以上。
(2)古人教识字,用大字课本,指读。
古代的“读”就是今天所谓“吟诵”啊。吟诵的时候,每个字音拖长,声母、韵母、声调,全都清清楚楚。合在一起,还是一首歌,好听好记。一篇《千字文》,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就是一首歌,唱一遍,十分钟。
用小手指着,再加上先生有时打乱顺序,于是,他就知道这个字形就读这个音。通过大量的识字和反复的练习,就可以过识字关了。
(3)用训诂和讲故事的方式学习识字
儿童做事的动力,多来自获得尊重和获得乐趣。只告诉他要怎么做,不告诉为什么这么做,这是对儿童的不尊重。所以,学习蒙学要讲解。讲解除了训诂,还有讲故事。训诂和讲故事,是在儿童能理解的层面进行的。面对什么年龄的孩子就说什么层次的话。
为什么要讲故事?因为儿童的感性比理性发达,更容易接受从故事中得出的道理。所以,教《三字经》,要讲故事,教《弟子规》,要讲故事,教《论语》,还要讲故事。很多人以为古代私塾先生不讲故事的,这是误解。
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汉字是可以而且应该在六岁之前识得的了。对于儿童来说,这真是一场乐趣无穷的游戏!这里面有画画、有唱歌、有跳舞、有故事,因为古代识字的方法,是吟诵、指读、背诵和训诂!
2、运用蒙学,教孩子识字的注意事项
整个过程:听——背——读。听家长读多了,孩子就能背了下来,之后才能读出来。
时间安排:一次不能超过半小时。几分钟,十几二十分钟,视孩子的年纪、情况而定。所有的时间化整为零,积少成多,反复反复再反复。
游戏原则:切记让这样的识字、识字成为孩子眼中特别好玩的游戏,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千万别正儿八经地要求孩子与小学生一样,端正地坐着,规规矩矩,那就真的错到家了。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声音不舒服,家长可以用自己的声音,诵读经典,制作好音频,反复播放给孩子听,这是可以的。
关键词:
作者:惠民大叔(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