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资讯:岛内首个区公布课后延时服务新增学校名单(附三个区新增名单)
- ·下一篇资讯:厦门全落户方式盘点,可以带小孩落户,上学问题也解决了
乐清失踪男孩母亲自导自演儿子“失联”5天,她到底怎么想?
这几天
“浙江乐清男孩失联5天”的消息
引发关注!
不少厦门家长也转发了相关消息。
昨天,
消息一个一个接踵而来!
向下箭头gif动图分割线
5日凌晨2:30,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官方微博@乐清公安通报称,乐清失踪男孩黄某已于12月4日22时48分找到,警方确认其人身安全和基本健康。这次“失联”事件是他的家人报假警,随后有消息说,孩子妈妈被警方控制了。
我们昨天做了相关介绍,
点击即可回顾↓
重酬50万寻找的11岁男孩找到了!最新:孩子妈妈被警方控制
大家疑惑不解:为什么?
下午15:04,乐清公安最新发布了警情续报:男孩母亲陈某因与在外经商的丈夫存在情感纠纷,为测试其丈夫对其及其儿子是否关心、重视,蓄意策划制造了该起虚假警情。
以下为通报全文
乐清“失联”男孩黄某平安找回后,社会各界持续高度关注。经温州、乐清两级公安机关查明,男孩母亲陈某(33岁、城东街道云岭村人)因与在外经商的丈夫存在感情纠纷,为测试其丈夫对其及其儿子是否关心、重视,蓄意策划制造了该起虚假警情。12月5日,陈某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已被乐清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根据调查,11月30日晚18时许,陈某与已放学回家途中的儿子黄某取得联系后,在虹桥镇沙河路附近碰面,陈某嘱咐黄某按照她的安排呆在其事先准备好的四轮电瓶车内,不要下车回家,并把车钥匙和事先准备好的食物交给黄某。在安排好黄某后,陈某于当晚19时13分,到虹桥派出所虚假报警求助。
警方接报后,调集了大量警力,开展查找工作。陈某还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媒体发布求助信息,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网络转发及查找。期间,陈某将藏匿黄某的四轮电瓶车转移停放地点,最后将其儿子黄某转移至城东街道云岭村,直至黄某被警方找回。
鉴于陈某蓄意藏匿其儿子黄某,并到公安机关虚假报警,且在各方查找期间,继续假装配合搜寻,其行为已严重透支了社会诚信和良知,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已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孩子这几天藏到哪了?
媒体报道说,之前,陈某找到了监控盲区,在四轮电瓶车里给孩子准备了吃的,孩子在车里待了好几天。后来孩子跟妈妈手机联系说自己身体不舒服,陈某才把他转移到云岭村。
云岭村是孩子爸爸的老家。当地人告诉记者,村里有一栋三层的房子,每层有两间,总共六间,孩子爸爸黄先生和另外两个兄弟每人有两间。
孩子就是在属于黄先生的一个房间里找到的,只是黄先生已经很久没有住在这里了。
发现孩子的屋子。
发现孩子的现场,有不少专为孩子准备的零食。
一开始,警方动用了很多办法找孩子,但依然没有消息。之后开始调转调查方向,启动疑似命案机制,分析家庭各种关系,然后发现了孩子家属身上的疑点,有存在故意制造虚假警情的情况。
警方询问孩子家人,但孩子妈妈一直没说。随后警方通过侦查手段等发现了孩子的踪迹。
也有报道说,台州红豹救援队表示,12月3日搜过老宅,没有发现痕迹。12月4日晚 ,永康先锋民防救援队再度搜寻,发现生活痕迹。救援队的人说,发现孩子的位置在三楼房间。
在附近开小吃店的陈大姐5日说,她一直在关注这个孩子的下落,上午看到孩子和一个女子出现在老宅家门口,孩子看上去有点受惊吓了的样子,一直低着头。女子称呼小孩的奶奶为“姨妈”。后来孩子奶奶和女子一起把孩子带进屋。
之前,孩子一家租住在振兴育才小区,今天凌晨两点多已经搬走。
此外,一位邻居透露,前天社会力量打捞队在河里尝试寻找孩子下落时,孩子的母亲却十分淡定,坐在一旁玩手机。
孩子被找回后,爸爸首度发声……
今天下午1点40分,这几天一直在朋友圈发寻人启事找儿子的孩子爸爸首度发声(他从昨天中午12:30分以后没再更新过),发布除了寻人启事外的第一条朋友消息:“谢谢大家的关心,孩子已经找到了,谢谢自(志)愿者的无偿帮忙,最后的结果大家等官方消息,因为我们也确实不知道具体情况,不过最后一定会给大家一个答复的。”
随后,黄先生开始把这几天朋友圈的寻人启事一条条删除。
之前有消息说,是孩子的舅舅藏了孩子。据了解,孩子的妈妈有两个兄弟,都在北京。早上10点不到,记者见到了小舅舅,他说自己刚刚从北京回来,早上8点才到乐清。大舅舅还在北京。他说网上很多人说是他把孩子藏起来了,他很难过委屈。他上午回来后连妹妹的面都还没见到。
12月5日上午,男孩爸爸的家里围满了村民,有媒体记者见到了黄爸爸的妹妹,她表示,自己昨天到现在一眼没合过:“这些天,我们全心全意在找孩子,但这次打脸真的打得很疼。”
大家都很生气
从全城接力紧急寻人,到自导自演家庭闹剧,这波反转网友表示一脸懵圈。虽然孩子平安无事很值得高兴,但这位母亲的做法实在太让人气愤。
律师:
制造传播虚假警情可能构成犯罪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依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对行为人处行政处罚。
“如果行为人存在主观上的明确罪过,制造以及传播虚假警情,情节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则有可能构成犯罪。如确认构成犯罪,依法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狼真的来了,大家还会信吗?
等待孩子母亲的是法律的制裁,但是也有网友问了,万一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该如何弥补?
更重要的是,还有人说这件事造成的社会信任的透支,谁又能负得了责呢?
关键词:
作者:转载(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