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资讯:厦门打造闽南地区中心城市 构建大湾区都市群
- ·下一篇资讯:厦门湖里区创业园天桥下惊现鳄鱼
美丽厦门规划“一岛一带多中心”
全市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4条骨干轨道交通纵横交错覆盖全市;为市民编织848公里绿道系统;10大山海通廊串联起山、海、城;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因地制宜建设大大小小的公园……在昨日亮相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讨论稿)中,一幅美丽厦门壮丽蓝图在市民眼前徐徐展开。
【关键词:空间结构】
厦门向多中心组团转变
未来,厦门将构筑“山、海、城”相融的空间格局,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所谓一岛是指厦门岛。一带是指环湾城市带,从漳州开发区到角美、龙海、海沧、集美、同安、翔安、金门、南安。多中心是指厦门岛市级中心、东部市级中心、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区级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厦门将有两个市级中心,这意味着厦门的规划发展不再是过去的单纯以岛内为中心的格局。厦门开始向多中心组团的格局转变。
【关键词:城市骨架交通】
高崎将建区域交通枢纽
未来厦门将建设4条骨干轨道,包括厦门岛到集美1号线、海沧-厦门岛-翔安新机场2号线、岛外环湾3号线,以及环岛旅游轻轨4号线。1号线和2号线纵横分布,2号线还预留了城际轨道衔接,连接泉州和漳州。3号线沿着海湾串起岛外四个区,4号线则是环绕厦门本岛。
组织换乘和多方式联运的衔接系统,构建“一体化”分级交通枢纽体系,整合城市内外交通网络,依托枢纽引导新城发展。
构筑1个综合枢纽,高崎作为区域枢纽转换各种交通方式。协调交通枢纽与土地利用布局,形成“组团式、串珠状”空间结构。
【关键词:道路系统】
重点打造三条交通主轴
未来,厦门的道路系统将更加完善,根据不同需求服务客货集散。
全市将打造三条交通主轴,分别是滨海旅游道路、生活客运通道、产业货运通道。此外,完善海沧港、翔安机场、铁路客运站、物流园区集疏运道路。
【关键词:山海通廊】
10条山海通廊连接山海城
未来,厦门将重点“保育”10大山海通廊,分别是万石山生态廊道、五缘湾生态廊道、马銮湾生态廊道、杏林湾生态廊道、美人山生态廊道、同安湾生态廊道、下潭尾湾生态廊道、东坑湾生态廊道、九溪生态廊道。
岛内外依托山体、丘陵、溪流、海岸形成山海连接廊道,构建“山、海、城”相融共生的空间格局,避免城市空间蔓延。
我市还将划定80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建立严格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保障北部山体“绿色屏障”,合理开发低山丘陵等浅山区;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维护高水平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关键词:城市功能布局】
六个区将有不同“分工”
【关键词:绿道系统】
848公里绿道编织美丽城市景观
未来的厦门将处处有绿道。我市将深入组织实施绿道系统建设,形成全长848公里的绿道网络,沿着山体和海岸线形成环山环海绿道,以及依托溪流水系形成山海连通的绿道网络。通过绿道网络连接城市、海洋、河流与山体。
【关键词:花园体系】
大力建设多样化的花园
大力建设多样化的花园,如森林公园、郊野山地公园、溪流公园、湿地公园、环湖花园、滨海休闲公园、海岛花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等多样化的花园;形成从市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直至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多层级的花园体系。
【关键词: 绿色交通体系】
建设高品质慢行专用道
我市将打造“公交+慢行”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继续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构建“地铁+旅游轻轨+BRT”为骨架的公交体系,组织一体化换乘衔接系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限制岛内及跨岛小汽车出行;同时发展多元交通模式,建设高品质慢行专用道、公共自行车系统、水上交通和旅游交通,营造“人性化”街道空间。
关键词:
作者:小小编(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