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资讯: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什么时候开始报名?报考需要什么材料?
- ·下一篇资讯:对于学习马虎,成绩不好(差)的孩子,家长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教育好孩子,爸妈要配合默契
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角度、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正是这些教育的差异性才使父母从互补的角度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角色缺一不可。爸爸明白自己的责任,对孩子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显示,爸爸适当参与照料教育孩子,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更多正面影响,如为人父的喜悦自豪感、被孩子需要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及孩子带来的幸福感,会使爸爸变得更加成熟自信、激励爸爸进取和成功,和孩子一起游戏会使爸爸变得年轻、变得更富有爱心等。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要和妈妈的教育配合默契,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妻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斥责妻子。
建议一 经常主动和孩子接触
爸爸比妈妈更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更明确、更实际,对孩子的要求更严格,方法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爸爸对孩子的数理逻辑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爸爸经常主动接触的孩子,数学成绩较好。
此外,爸爸还对孩子的智力、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爸爸主动和孩子接触,把自己的爱、关心、照顾、情绪传递给孩子,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独特的作用。所以,爸爸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真履行爸爸的责任,经常主动与孩子接触。
建议二 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和谐,家庭氛围才会更加温馨,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很多孩子都存在这样的心理:爸爸妈妈关系和谐,对我好,是因为自己好;爸爸妈妈关系恶劣,对我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好。
如果父母经常争吵和互相指责,就会破坏孩子对父母之间真诚情感的体验,破坏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到恐惧与烦恼,这样不利于孩子智力和情感的发展。
建议三 和妈妈的教育态度要一致
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夫妻双方经历、价值观、知识水平不同,对孩子成长规律的理解也互不相同,因而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爸爸妈妈的教养态度不一致,往往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使孩子成为人格失调的两面人。父母一个严,一个宽,往往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父母间的争吵,尤其是彼此否定对方,不仅会使孩子对父母感到失望,还会破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降低父母的威信。夫妻双方都有一种维护自己尊严和权威的心理需要,所以孩子在场时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即使对方的教育方式不当,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出,而要在事后寻找合适的机会为对方指出。
1、妈妈再繁忙,也应该关爱孩子,愿意与孩子沟通。陪伴就是最好的爱,有妈妈的亲近,孩子就不会感到孤独。不妨在和孩子说话时多表露你的笑脸,不要总是摆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让孩子不安。
2、妈妈要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不管是外在面貌还是言行,妈妈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良好习惯往往是模仿妈妈的。如果妈妈强调饮食卫生,强调言行嘉善,强调外观整洁,那么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往好的方面发展。如果妈妈自己每天都蓬头垢脸,言行粗鄙,忙着操持家务却不拾掇自己,那么,你又如何要求孩子也能做到干净整洁,讲究礼仪呢?此外,孩子进了小学后,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做比较,他们小小的内心,其实更希望妈妈能让自己骄傲。这并不是孩子爱攀比的表现,而是他们成长阶段的情感诉求。
3、妈妈要尊重孩子,才能培养孩子自尊心。一般来说,孩子更为亲近妈妈,有些妈妈却因为孩子小而忽视他的存在,漠视他的情感和要求,或者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是出气筒。这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挫败心理。
4、妈妈应该学会恰当的批评技巧和表扬技巧。我们都知道过犹不及,孩子做对事就一通表扬,做错事就一通批评,往往没有理想的教育效果。恰当的做法就是,当你表扬时还愿意再说一句“我们还有再进步的空间,要继续保持努力呢!”当你批评时还愿意再说一句“妈妈相信你能改变,因为妈妈爱你。”孩子才能在妈妈的正面评价中摸索到自我的成长方向。
5、妈妈也要保持学习的劲头。妈妈的态度往往能影响孩子,当你面对新事物时不是拒绝,而是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那么这种做法也会带动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愿意学习新知识。
6、妈妈应该适时把孩子的教育权交给爸爸,不要让忙碌的爸爸忘记对孩子表达爱意。很多时候爸爸是粗心人,他们可能忙碌事业,可能沉迷游戏,可能天生就抗拒孩子……他们对孩子的关爱经常不表露,所以才有”沉默的父爱”一说。然而,孩子不到成年,是不会懂得这种父爱的。有的孩子甚至直言“爸爸是个在家生活的陌生人”,真是令家人哭笑不得。说到底,教育孩子的责任应该是爸爸和妈妈共同承担的,妈妈应该适时制造机会,让孩子亲近爸爸,也让爸爸发挥不同于妈妈的家长优势,教会孩子勇敢与坚强。
建议四 经常与妈妈探讨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和培养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中任何一方一手包办都不合适,只有夫妻双方经过协商取得一致才能防止教育出现偏差,收到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最佳教育效果。爸爸要多和妈妈沟通,抽出时间和妈妈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夫妻可以各自说出自己的意见,无法认可对方的行为时,要商讨出双方可以共同接受的科学的教育方式。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建议五 抽出时间教育孩子
爸爸教育孩子相比妈妈而言有更大的优势,爸爸能将阳刚、坚强、勇敢等优异的男性品质灌输给孩子。所以爸爸要适当放弃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教育孩子,配合妈妈,主动弥补母亲教育的不足。
关键词:
作者:惠民大叔(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