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资讯:孩子考试成绩低于平均分怎么办才好?孩子成长完美教育指南!
- ·下一篇资讯:国庆的作业是做手抄报,如何教孩子做一份手抄报?
第一次单元考试一塌糊涂,三年级现象太可怕了!
惠民大叔第256篇(微信公众号:ixm001),每天一篇和三万个厦门的家长们家庭交流孩子在厦门的成长教育。关注这里的都是为孩子着想、积极向上的家长。
=====================
01
三年级是分水岭,差距就是在这一年拉开的
9月底,学校做了一次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考试。
湖里区的公办小学,一二年级的卷子普遍比较简单。
而到了三年级了,卷子的难度增大了很多很多。从卷面分,到按课文内容理解填空,再到三大题的阅读理解,再到25分的中篇作文,一下子考倒了孩子。
我看到孩子的卷子的时候,有些题目确实难度相当大,做为大人做这样的题都要反想一下,何况是一根筋的孩子。全班仅有一个孩子上90分。
原来很多一二年级经常考得双百的小孩子,这次普遍都跌到了70-80分这个门槛了。
有老师做了这样的调查,发现一年级的作业错误率是最低的,仅占5%。二年级作业错误率为11%,三年级作业错误率为19%,四至六年级则比较均衡,都是20%多。由此可见一、二年级的成绩区分度并不高,到三年级才开始拉开差距。
02
小学三年级是分水岭,有的孩子成绩渐渐下滑,有的孩子突然名列前茅。
经常看到文章,叫三年级现象。
三年级,孩子十岁左右的一个时期,这时候的孩子开始有了一些自我意识,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和家长、老师、同学的相处方式上容易情绪化并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所以当他们主观上出现消极情绪时,就容易出现成绩下滑。
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很好,几乎门门功课100分,可到了三年级90分都很少见,有时候才考70多分。而且孩子越来越不让人省心了,坏习惯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三年级会拉开差距呢?
就学科知识而言,三年级本身就是一个分水岭。一、二年级的知识比较简单,记忆和模仿的内容较多,而且关联性并不强。而三年级开始,学科内容难度提升,科目也增加了,要动脑的因素越来越多。
受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影响,俗话说“笨鸟先飞”,好的习惯和态度比智力更加重要。三年级作业量和作业难度明显增加,有时学习上可能会感到有些吃力。
心理上的变化,三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有了自己的想法。一、二年级的孩子比较听话,到了三年级,他们感觉自己长大了,觉得家长和老师的话好像也并不是全对的,教育效果当然没有一、二年级时好。
03
家长应该怎么对待这个三年级现象?
第一现象、进入三年级后,我们会明显发现孩子的运动量变大了,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比如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不愿意做额外的提高作业或家长布置的作业;好词好句的摘抄,老师不硬性规定,自己就懒得去做,存在着“惰性”。(对策: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让目标驱动自己去学习)
第二现象、三年级后,我们发现考试不是仅仅考课内的知识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在课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识,补充课内所学。在平时的练习中,如果遇到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的题目,懒一点的学生就不想做了,等着老师和好同学讲答案,长时间下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差,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严重。(对策:让孩子体验成功,逐步养成探索精神。)
第三现象、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说我们班孩子阅读起步是比较早的。很多学生读书是装样子的。一方面是装给老师和家长看,希望受到表扬,另一方面是装给自己看的,纯粹完成任务。读书的质量不高,读完就忘,一点印象都没有,一点积累都没有。所以孩子在写作文时,感到没话说,内容空洞,语言苍白。(对策: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创设一个阅读环境,全家一起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
惠民大叔觉得,做为家长一定要坚持盯着孩子的学习和阅读,只要对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孩子自然而然会形成好的习惯,而这个好习惯无形之中就帮助孩子能取得好成绩。
推荐阅读:
1、为什么不允许在职老师开培训班?而一些外面的培训机构可以?
2、检查作业不是妈妈的事?家长职责不在检查作业而在培养习惯!
关键词:
作者:惠民大叔(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