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资讯:白金汉英语 教育局介入!,这家培训机构怎么啦?
- ·下一篇资讯: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家长要注意
在学校被欺负,不怕!我们省出了严打校园欺凌方案,已逮捕38人!
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新闻
总是层出不穷——
2015年9月,两段浙江省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学生遭多名女生殴打的视频在网间流传,视频中女生王某除遭殴打外,还被多名女生用树枝侵犯下体。涉事者为未成年中学生,事发后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6年4月23日,河北新安一名女孩遭多名青少年殴打,并被逼迫下跪、甚至脱衣。旁边还有很多人围观起哄,并用手机拍照。涉事者年龄从13到16岁不等,其中2名施暴者被处行政拘留五日。其余6人被批评教育。
为保护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福建正式发文!
以后发生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官网发布了福建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明确中小学生欺凌的界定,提出了预防的具体举措,规范了处置程序,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确了惩戒措施……具体有哪些新举措?一起来看一下——
1明确界定学生欺凌
《方案》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学生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或诽谤,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学生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识别学生欺凌,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行为。
各个部门该怎么进行职责分工呢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学生欺凌治理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牵头做好专门(工读)学校的建设工作,是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牵头单位。 综治部门负责推动将学生欺凌专项治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人民法院负责依法妥善审理学生欺凌相关案件,通过庭审厘清学生欺凌案件的民事责任,促进矛盾化解工作;以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配合学校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人民检察院负责依法对学生欺凌案件进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开展法律监督,并以案释法,积极参与学校法治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负责依法办理学生欺凌违反治安管理和涉嫌犯罪案件,依法处理实施学生欺凌侵害学生权益和身心健康的相关违法犯罪嫌疑人,强化警校联动,指导监督学校全面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被欺凌学生及其家庭的帮扶救助,协助教育部门组织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为中小学校提供专业辅导,配合有关部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学生欺凌防治和帮扶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做好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指导协调开展以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指导技工学校做好学生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共青团组织负责切实履行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并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建立预防遏制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在有条件的地方引入驻校青少年事务社工。 妇联组织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学生欺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残联组织负责积极维护残疾儿童、少年合法权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残疾学生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加强残疾学生遭受欺凌的风险防控,协助提供有关法律服务。 学校负责具体实施和落实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扎实开展相关教育,制定完善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的各项措施、预案、制度规范和处置流程,及时妥善处理学生欺凌事件。指导、教育家长依法落实法定监护职责,增强法治意识,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教工作。
那么,
家长怎样教孩子预防与面对?
面对孩子可能存在的被欺凌危险,或者避免孩子成为欺凌他人者,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预防:防患于未然,关爱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1. 告诉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2. 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3.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4. 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5. 看管好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沉迷于网络。
6. 告诉孩子要慎重择友,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7. 平时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跆拳道、散打之类的训练强身健体,尤其女生。
8. 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9. 平日教育孩子时,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否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10. 对孩子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言听计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品格。
11. 家长要经常了解孩子校园内外的治安情况。要多于老师和孩子交流,有通过聊天去了解孩子学校是否有校园暴力现象。
12. 进行预防教育。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曲与直,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以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当然,还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遇事能从容处理。
应对:遇到问题沉着应对,教会孩子坚强面对
1. 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争取有机会求救。
2. 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 当自己和对方的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自己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以及通过理智和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
5. 遇到自己和对方力量相距不是太远时,可以考虑使用警示性的语言来击退对方的企图。但要避免使用恐吓性的言语,以免反而激发拦截者的逆反心理。
6. 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情况,不要在忍气吞声中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7. 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后,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需要及时与专业人士交流,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
8. 孩子遭受暴力后要稳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同时抽出时间多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9. 知道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之后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孩子。
如果孩子遇到暴力事件,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是否受到了伤害,平时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下面这些迹象预示孩子有可能正遭遇校园暴力。
1. 身体伤痕
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瘀伤、抓伤及其它伤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要注意,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即便是温热天气也如此,他/她可能是想遮掩伤痕。
2. 丢失或损坏
虽说有些孩子会把个人物品保管得乱糟糟的,但如果发现他/她经常丢失一些个人物品,比如说鞋子、首饰、文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件总是有破损,那么家长就要留心了。
3. 如厕习惯改变
观察孩子是不是非得等到回到家才上厕所?虽然有点奇怪,但这也是受暴力侵害的一种征兆。学校的厕所由于位置特殊且不易受到监控,这里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
4. 自尊心受挫
如果孩子经常回到家都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着鼻子的情绪,那么他/她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校园暴力的受害儿童,可能会变得很依赖家长,并且变得孤僻、怕生,而且显得很没有自信。
5. 自我伤害倾向
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儿童,很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自虐的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行为,家长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有关心理咨询专家处寻求帮助。
6. 不愿上学
如果孩子非常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逃学、装病请假等的现象,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他/她不愿意回到让其感到不适的地方。
7. 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如果睡眠问题还伴随着其他以上提到的现象,那么孩子受到暴力侵害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学校
是孩子们知识的海洋和交友的天堂
而不是中小学生欺凌产生的地方
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携手行动
不要让本是无忧年龄的孩子变得暴戾
中小学生欺凌对参与者、受害者、旁观者
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它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的多
也隐蔽的多
然而一件坏事
就算再微小,再普遍,再频繁
它也还是坏事
转发
让更多人一起行动、关注起来!
来源:福建日报、福建省教育厅等
关键词:
作者:惠民大叔(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