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资讯:艾视星说孩子近视超过600度有多可怕!
- ·下一篇资讯:厦门防控近视艾视星告诉你孩子近视了,还可以恢复吗?
厦门艾视星教你怎样才能避免孩子近视?
一、近视是什么?
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指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病理状态,其表现为远视力下降。
二、近视的原因
近视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了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占近视40%的作用。如果是携带近视发展的高危基因(易感性),同样是看书写作业的情况下,可能更容易产生近视。
医学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遗传的概率非常大,如果单方高度近视,遗传概率可减半。高度近视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3~6 岁的宝宝出现高度近视,大概率与遗传有关。[2]
2、后天环境因素
(1)饮食不当:吃太多甜食和碳酸饮料。甜食喝碳酸饮料中的糖分在人体内的代谢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而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体内钙缺乏,不仅会造成眼睛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还可使角膜、睫状肌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使眼球壁弹力减弱,助长近视加深,另外,甜食吃多了还会导致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上升,房水和晶状体的渗透压也随之升高,一旦引起晶状体凸度和屈光度增加,近视眼也会找上门来。
(2)睡眠不足:有研究表明,孩子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引起全身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眼睛睫状肌的功能失常,导致近视。
(3)长时间用眼距离过近:长时间用眼距离过近会加重眼睛的负担,造成眼睛疲劳。儿童眼睛正处于发育期,长时间的近距离读写使得眼球壁长时间受到压力,在不断延伸后会加长眼球前后轴的距离,在超出一定限度后会逐渐形成真性近视。[1]
(4)光线过暗或过强:高强度的光照射可以抑制人体内多巴胺的合成,成为近视眼发展的促进因素。过强光使视网膜不能接受清晰的物像,在一定程度产生了形觉剥夺,后者通过对巩膜的重塑,最终引起眼球的异常发育。[4]
三、应如何避免近视
先天因素导致的近视我们是无法控制的。
后天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习惯来避免近视的发生。
1、多进行户外活动
大量研究显示户外活动有益于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在新加坡的一个横断面研究显示户外活动与近视呈负相关,每天增加 1 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其眼的屈光度增加 + 0. 17D,眼轴减少 0. 06 mm,该研究对象为 1249名 11 ~ 20 岁青少年,中国人占 71. 1%。
建议每天至少户外活动两个小时,在放松眼睛的同时,增加眼内多巴胺的释放。
2、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
遵循“一拳一尺一寸”法则:一寸指的是指尖到笔尖距离约为一寸(2~3cm),一尺指的是看书写字与书本保持一尺(33cm)的距离,一拳指的是胸前与课桌距离一拳(6~8cm)。
3、控制近距离用眼时常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造成用眼疲劳,可在中途休息,每20分钟看20英尺6米以外的事物20秒。
4、均衡饮食
在饮食方面要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应尽量让宝宝少吃甜食,因为甜食不利于巩膜的发育,容易引起眼轴变长等方面的问题。多吃富含维生素A、B1、B2、C及E的食品。常见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鱼、肉、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2]
5、良好的视觉环境下用眼
建议使用日常照明灯并加上台灯辅助照明(使用可调节色温的读写台灯,夜晚宜将色温调至4000K以下)。资深眼科专家、国医大师唐由之教授在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时说过,正确的光线来源应该是从左上角照射在书本上,才能保证手或者是低头时的影子不会落在书本上,引起视觉疲劳。否则,看书写字时,眼睛在光线和影子之间,一会儿亮一会儿暗,眼部的肌肉频繁调节,会导致视觉疲劳,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近视。[3]
6、充足的睡眠
教育部建议小学生每天保持10小时睡眠时间,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
7、定期检查
孩子需要定期检查视力,如果视力有问题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检查;12周岁以下的孩子还要做一个散瞳验光,看是否存在近视,或者存在其他影响视力的眼病问题。
加微信,ixm003
关键词:
作者:惠民大叔
快速交流可加微信:ixm007
(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