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资讯:建闽南古镇,搭两岸平台,将增资扩产促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 ·下一篇资讯:请你为厦门成功大道BRT改造支招
厦门成功大道不开BRT 千万元开销沦落成败笔
据东南网消息 成功大道不开通BRT!日前,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接听市长专线时透露。这些花费数千万元建设的BRT站点,如今积满灰尘,破的破,生锈的生锈,有的甚至成为流浪汉的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BRT迟迟没动静
据了解,厦门BRT成功大道线计划设置19个站点:厦港枢纽站、文曾路站、谊爱路站、吕岭路站、仙岳路站、金湖路站、安兜站、机场大道站、联检站、航海学院站、园博苑站、杏林村站、厦门十中站、内茂立交站、杏北新城站、中亚城站、厦工机械站、灌口镇政府站、灌口枢纽站。
2009年底,岛内成功大道线已具备通车条件,似乎开通在即。然而,时至今日一年过去,BRT仍未见动静。
岛内位于成功大道的BRT站点都已建成,双向共14个。据知情人士介绍,14个站点造价要数千万元。
为什么成功大道不开通BRT?今年9月,厦门市交通委主任林金平在接听市长专线时指出,根据调研,成功大道沿线桥隧居多,客流量不够多,如果开通BRT,必须封闭两个车道作为BRT专用道,这样做“不划算”。
许多市民抱以同样的想法,认为成功大道开通BRT存在三大弊端:成功大道是快速路,车流快,开通BRT会与其他车辆相互干扰,不安全;成功大道的隧道比较长,不适合通行公交车;BRT站点离居民区较远,上下客不方便。
厦门市正在推进轨道交通计划以代替BRT。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上周六接听市长专线时表示,和轨道交通相比,BRT存在很多不足,厦门正在地进行轨道交通的前期规划设计工作。
站点成流浪汉的家
闲置的站点怎么办?记者沿途查看,这些BRT站点已成了摆设,垃圾随处可见,设施生锈。
成功大道的金湖路口站,变成流浪者的家。站点的过道上,铺了一张床单,上面趴个人,盖着棉被,睡得正香。吕岭路口站,墙壁上挂着一条破旧的毛毯,显然也被流浪者占用。
据BRT场站公司介绍,成功大道BRT站点的产权还没移交到该公司,目前只是由其代管,派人清洁、巡视,至于今后怎么使用,他们并不清楚。
建议:BRT站点改成警务室
厦门市政协常委、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认为,成功大道BRT站点的平面和空间两个部分,可以进行充分利用。
他建议,把BRT站点的部分空间隔出来,用作警务室。除了治安警务室之外,还可以改成路政、交警等部门的执勤点。
至于BRT站点的墙面,朱奖怀提议,把适宜的墙面拿来作灯箱广告,一来可以美化环境,二来可以做一些商业和公益的广告。“也许多年以后,广告的收入已经抵平了站点的建设费用。”他说。
交通问题专家林地球指出,虽然成功大道不通BRT,但是可以通大站公交,利用现有的公交站点,但不必全部利用,普通公交是300米~500米一个站,大站公交停靠的距离可以更远一些。
数千万元买个教训
当初建得热火朝天马不停蹄,建完后打入冷宫成为摆设,成功大道BRT像一个玩笑。
朱奖怀认为,BRT站点是按照设计建的,不管如何利用和改造,资源浪费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建一座站点几百万元来计算,14个站点就要数千万元,这笔钱已经浪费。
成功大道BRT的最大玩笑在于,站点建成之日也是它的死亡之日,它没有启用过,今后启用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它死在了摇篮里。
不走BRT是政府部门的正确决策,也是花费了数千万元之后买来的教训,今后,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务必以此为鉴。
相关链接
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厦门的BRT系统中,公交车多在10米高的高架桥上行驶,各站点设有离地十几米高的站台。
关键词:BRT
作者:佚名(非官方微信免费提供积分入学问题咨询。)
惠民大叔家长社群开放报名:
1、一整年的升学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学政策的独家解读,
4、一整年几千条的家长咨询回复,
5、一整年无限次的升学咨询,
6、以及不公开的信息分享等等。
继续指导大家的做好升学规划,带领大家探索孩子上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这将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社群!
了解更多关于上学报名的事,扫一扫二维码:
